镜看宝山·吴淞大桥:变迁与梦想的桥
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东北部,宝山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积淀,见证着中国近现代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。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变革的土地上,吴淞大桥如同一座历史的丰碑,横跨蕰藻浜,不仅连接着城市的南北两端,更是连接着宝山的过去与未来、梦想与现实的桥梁,承载着宝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奋斗的精神。
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的吴淞大桥,原名吴淞蕰藻浜大桥,是上海逸仙高架路的组成部分之一。当时,吴淞刚被辟为商埠,贸易运输量激增,但蕰藻浜的蜿蜒流淌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,将吴淞与外界隔绝,使得货物的运转变得艰难。为了打破这一困境,两江总督刘坤一上书朝廷,请求在蕰藻浜上建桥。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朝廷的批准,一场轰轰烈烈的建桥运动随即拉开序幕。在吴淞马路工程局的带领下,工匠们夜以继日地奋战,终于在一年后建成了大桥。这座大桥的建成通车,极大地便利了车马行人的通行,激发了吴淞商贸的活力,使这里一度成为了市郊最大的货物集散地。
然而,历史的进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吴淞大桥在见证商贸繁荣的同时,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。1905年的强台风给大桥带来了严重的损毁,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,民众迅速组织力量对大桥进行了修葺。1912年,绅商印书鲑、朱治等人发起募捐大修,决定在距离原桥约400步之处重建蕰藻浜大桥,新桥于1914年夏落成通车,更加坚固耐用。然而,1932年“一·二八”事变的爆发让吴淞大桥再次面临考验。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略,抗日部队不得不忍痛炸毁了大桥。侵华日军占领上海后,对大桥进行了重建,并更名为“金津桥”,后又改名“白川桥”。
解放后,为扩大同济路、逸仙路的交通能力,市政府决定将此桥改建为永久性钢筋混凝土结构。1951年6月开工,1953年9月大桥经过第四次修建后正式通车,成为上海市郊最早建成的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。随着宝钢的兴建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,连接逸仙路和同济路的蕰藻浜大桥逐渐成为交通“瓶颈”,大桥改建的需求日益迫切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并提升城市形象,宝山区政府决定对大桥进行彻底的改建和升级。1992年2月25日,新建大桥工程第五次动工兴建,1993年1月17日一期通车运营,二期工程于同年12月1日竣工通车。改建完成后的大桥北接同济路高架路,横跨蕰藻浜水道,南接逸仙路高架路,成为宝山区南北交通的重要主干道路。大桥全长968.7米,桥宽40米,为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道路,载重达450吨,具备更高的承载能力和通行效率。
吴淞大桥不仅见证了宝山从渔村到现代化城市的变迁,更承载了宝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。如今,站在吴淞大桥上,望着桥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远处繁华的城市景象,不禁感慨万千。这座桥梁不仅是一座物理上的连接通道,更是人民心中梦想与希望的桥梁。它见证了宝山人民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奋斗,也见证了宝山区的快速发展与繁荣。
————